濟南市深入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積極實施鄉村旅游富民工程,推進鄉村旅游產業發展,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,全市鄉村旅游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。
以濟南市長清區為例,立足資源優勢,統籌產業發展,實施“3410”鄉村旅游工程,探索走出了一條農業旅游文化“三位一體”,生產生活生態良性循環,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鄉村旅游助推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,讓旅游成為強區富民的支柱產業、美好生活的幸福產業。
“3”即三大鄉村旅游體系。打造了賞花采摘、美食休閑、民宿度假為主的三大旅游產品體系。濟南市長清區加大對張夏杏花節、五峰櫻桃節、雙泉油菜花節的策劃宣傳,形成長清文化和旅游節慶品牌。不斷推進民宿產業集聚發展,產生集聚效應,使民宿產業成為鄉村旅游產業中的主體產業。截至2021年10月,濟南市長清區共有“泉城人家”民宿91處386個房間700余張床位,帶動了地區文化、餐飲、民俗等各類消費產業發展,帶動了街鎮特色旅游節慶系列活動開展,打造了“處處有美景,月月有節慶,四季有活動”的長清旅游新名片。
“4”即完善提升以杏花村、櫻桃谷、油菜花、長清茶為主題的四大鄉村旅游休閑區。根據不同街鎮的旅游資源特征,注重差異化發展,突出體現鄉村環境特色、建筑特色、產業特色和文化特色,形成一村一品,增強鄉村旅游核心競爭力。以張夏街道的御杏基地打造了三十里玉杏谷,以五峰山街道萬畝大櫻桃基地打造了紅櫻桃小鎮,以雙泉鎮后園村、西坦村的油菜花種植基地打造了油菜花觀賞區,以萬德街道泉城茶博園、馬套村的茶葉種植基地帶動了采茶體驗、賞茶文化等新的旅游業態,形成以“農業種植觀賞區”“核心景觀吸引區”“旅游休閑聚集區”“生態田園社區”矩陣式發展模式,帶動了餐飲住宿和旅游商品銷售。逐步聚集產業鏈、做實項目鏈、形成優勢產業集聚效應,帶動濟泰兩地文化旅游業經濟互動、互補。
“10”即做好組織保障、規劃引領、道路通達、旅游導視、產業指導、文化提升、業態融合、市場監管、生態保護、品牌打造等鄉村旅游10大保障措施。編制了《長清區全域旅游發展規劃》《長清區黃河文化旅游風貌帶發展專項規劃》《長清區大泰山文化和旅游區發展專項規劃》,做好頂層設計;組建了長清旅游專家智庫,指導鄉村旅游、休閑旅游、民宿產業發展;對濟南國際園博園游客服務中心進行了提升改造,新規劃安裝旅游標志標識、導識導覽、永久性宣傳標語等旅游指示牌64處,輻射10個街鎮、區內國省道、A級旅游景區、鄉村旅游區;新建旅游廁所65處,提升了旅游基礎設施;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,新開通城鄉旅游公交線路7條,區內城鄉旅游公交線路12條,實現內外部交通無縫連接;推出了以“齊魯八號風情路”“五峰櫻桃小鎮”“三十里玉杏谷”“十八里谷道”“雙泉魅力水鄉”“文昌36°5黃河風情線”為重點的名勝古跡游、生態觀光游、美麗鄉村游、親子研學游、紅色記憶游、休閑度假游等6條精品旅游線路,實現了一村一景、一村一品,旅游扶貧富民、助力鄉村振興成效顯著。長清區以馬套將軍山、靈巖大佛山、泉城茶博園、雙泉神秀谷、厚源農旅、龍鳳莊園等一批重點鄉村旅游項目為支撐,推進旅游業與農業、工業、現代服務業跨界融合發展,帶動產業發展、鄉村振興與自然生態、特色景觀、人文風情、秀美山水有機融合,全面提升經濟、人文、生態、生活品質,形成了“鎮村景共興”的全域旅游融合發展模式,為加快國家示范區創建,打造全國知名旅游度假目的地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了解更多旅游信息,請登陸:泉州西湖假期旅行社
公司電話:0595-22176648、28892188
|